中文

English

尊龙凯时工程巨噬细胞膜包裹siRNA治疗心肌再灌注损伤

发布时间:2025-03-02   信息来源:尊龙凯时官方编辑

急性心肌梗死(MI)是导致全球范围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心肌梗死患者,首要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及时有效的溶栓疗法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来减少心肌缺血损伤和限制心肌梗死的面积。然而,再灌注过程本身可能引发心肌细胞死亡,即心肌再灌注损伤,目前对此尚无有效的治疗对策。研究表明,警报蛋白S100A9被认为是心肌梗死的潜在治疗靶点。短期阻断心肌缺血后的S100A9可在炎症阶段抑制全身和心脏的炎症反应,长期则能改善心功能。因此,有效降低缺血心肌组织中S100A9的水平在修复受损心肌中具有重要治疗意义。

尊龙凯时工程巨噬细胞膜包裹siRNA治疗心肌再灌注损伤

RNA干扰(RNAi)因其特异的基因沉默能力而在多种治疗策略中展现出潜力。然而,RNAi的临床应用面临重大障碍,主要是因为小干扰RNA(siRNA)生物利用度有限。其限制主要源于siRNA易被酶水解、半衰期短、脱靶效应、细胞摄取不理想和潜在的免疫原性。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siRNA靶向递送系统——工程化巨噬细胞膜包裹的siRNA纳米颗粒(MMM/RNANPs)。该系统是通过慢病毒转染工程化巨噬细胞而构建的,其巨噬细胞膜高表达的HA(血凝素)和RAGE(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特性,使其能够精准靶向炎症环境中的受损心肌,并有效避免溶酶体的消化。

在体内实验中,使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小鼠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MMM/RNANPs能够有效迁移至心肌损伤区域。静脉注射该纳米颗粒显著降低了血清及心肌组织中S100A9的水平,缩小了心肌梗死面积,并改善了心功能。这一发现使得MMM/RNANPs展现出成为siRNA转运的有效载体的潜力,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新策略。

2024年9月,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JunXie(谢峻)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一区,IF=143)上发表了题为《工程化巨噬细胞膜包裹的S100A9-siRNA用于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文章,第一作者为硕士生鹿鹤。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纳米载体系统,利用工程化巨噬细胞膜与阳离子聚合物的组合来运输siRNA,能够有效靶向受损心肌并实现内体逃逸,从而高效转运siRNA。

通过一系列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者们验证了MMM/RNANPs在MIRI小鼠模型中对心肌的靶向递送能力与治疗效果。结果表明,MMM/RNANPs明显降低了炎症因子的水平,并改善了心功能。此外,与其他治疗组相比,MMM/RNANPs组小鼠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这些发现显示出MMM/RNANPs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案在心肌损伤修复中的潜在应用。

尊龙凯时,作为行业领先的基因治疗和药物递送技术提供者,为该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慢病毒服务,助力实现这一创新的实验成果。希望未来能在心血管疗法中推广MMM/RNANPs的应用,以期为患者带来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简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谢峻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生鹿鹤为第一作者,团队致力于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创新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