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百奥智汇创始人、科学顾问以及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主任张泽民院士的课题组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合作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Cancer Cell上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题为“Distinct 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ie Chemotherapies and PD-L1 Blockade Combinations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该研究聚焦于恶性程度最高的乳腺癌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并探讨当前治疗手段的局限性及未来的潜在解决方案。
由于TNBC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的表达,患者无法从激素治疗或HER2靶向疗法中获益,传统化疗虽能缓解症状,但疗效不持久。因此,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特别是针对PD-1/PD-L1抗体的研发,为多种癌症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然而,TNBC独特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IME)使得免疫治疗的单药效果受到制约。尽管化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在临床上显示出一定的协同效果,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在2021年10月14日,张泽民课题组与合作团队发表了另一篇研究,探讨了紫杉醇(PTX)化疗及与PD-L1抗体联合治疗的TNBC患者的肿瘤与外周血的免疫细胞动态变化,阐明了不同治疗方案下TIME的演变。
此次研究成果是团队前期工作的延续,综合了紫杉醇与PD-L1抗体治疗的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了TNBC患者在接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TX)及其与PD-L1抗体阿替丽珠单抗联合治疗后的免疫微环境变化,揭示了化疗药物在免疫治疗中的独特作用机制,提出肥大细胞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新观点,从而为优化TNBC的精准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研究发现,Nab-PTX在联合阿替丽珠单抗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免疫调控优势,相较于紫杉醇,Nab-PTX能够有效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显著编程TCF7+干样效应记忆CD8+T细胞(Tsem)和CD4+滤泡辅助T细胞(Tfh)。这些T细胞亚群被认为是支持抗肿瘤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持续监视和杀伤肿瘤细胞。
此外,Nab-PTX对髓系细胞的调控作用显著优于传统紫杉醇,能有效扩增肥大细胞和促炎性巨噬细胞,从而进一步增强肿瘤局部的免疫激活状态。该发现为选择化疗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优化免疫治疗的效果。
研究的另一重要发现是肥大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患者样本与小鼠模型的分析,团队发现肥大细胞与免疫浸润密切相关,能够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招募,并激活局部免疫环境,增强抗肿瘤反应。体内实验表明,激活肥大细胞与PD-L1抑制剂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抑制TNBC肿瘤生长和进展。
该研究系统性阐述了紫杉醇与Nab-PTX在联合免疫治疗中的不同作用,强调了药物选择的重要性。研究成果不仅对TNBC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肿瘤类型的治疗策略优化提供了参考。此外,该研究为TNBC的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策略支持。
关于张泽民院士,其是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的主任,长期致力于癌症生物学研究。他的课题组利用生物信息学及基因组学研究肿瘤微环境,推动药物研发和治疗策略的优化。张泽民博士在癌症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多次获得各类国际及国内奖项。
该项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项目的支持,百奥智汇提供了单细胞测序服务。通过这些努力,TNBC的精准治疗前景正在逐步明朗化,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探索肿瘤免疫微环境及其与治疗的关系,正是尊龙凯时所关注的领域之一,为提升癌症治疗的效果奠定了基础。